Friday 30 October 2015

我发现了孩子的亮点!


回馈分享 :黄佩宝
活动:光明良医十周年和"医疗民间"爱心医疗营出巡,正向带动【未老先尝老体验活动】
日期:2015年10月25日

虽然之前已经当过【未老先尝老体验活动】的志工,
但这是第一次带孩子一起奉献服务。













最大的收获,
就是发现了孩子的亮点。
没想到,他们也可以付出的、也可以做得很好的。














过动结束后,我们亲子之间的话题变多了。
孩子也体会到,当老人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真的很感谢正向,让我们一家人有机会携手服务。

Wednesday 28 October 2015

觉察+沉淀+反思+调整=生命的成长


回馈分享 : 严又文老师
活动:台湾杨田林老师莅临正向生命教育中心交流互动
日期:2015年10月26日

看到你们的努力,
还有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我真的很感动。


像姚老师刚分享的,
要觉察、沉淀、反思、调整,
我觉得这就是生命每天进行的循环,
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刚才提到的亲师生共学,
我觉得那个非常震撼我。
很感动马来西亚有这样的组织做这样的事情,
那我回去台湾还真要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

敲醒内心的警钟

徐秀生(右)代表雪隆扶生能量学学会赠送礼篮予陈登福老师(左)。

回馈分享 :徐秀生
活动:陈登福老师莅临雪隆扶生能量学学会演讲【换个角度看人生】
日期:2015年10月25日

陈老师、丽婷,今天的专题演讲【换个角度看人生】圆满结束,内心无比安慰。
看到老师您精湛的演讲,师兄师姐们的支持,
原本有点累的我,又再次被激发出转动他人生命的动力。


生命力是需要不断被磨砺和激活的。
除了多接触热爱生命的老师们,
更要多阅读有关的刊物、杂志、书本,
来强化自己对未来要走的旅途有更清楚的认知。



感谢老师您这一堂课,再度敲醒我内心的警钟。
要不断修炼从自我--他我--真我--无我。
能够修到无我,一切的荣华富贵皆如浮云。

我是一片云,拥有整个天空。
空中妙有!感恩!

Tuesday 27 October 2015

生命教育路上 永不退转


回馈分享 : 杨田林老师
活动:台湾杨田林老师莅临正向生命教育中心交流互动
日期:2015年10月26日

我认识陈登福老师已经有20多年,
我看着登福老师在这20多年来,
一直走在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路上,
永不退转,而且越做越好。


今天听了同仁们的报告,
内心有非常多的感动和敬佩。
我觉得陈老师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而且可以把梦想化为实际行动。


一进入正向生命教育中心,
就发现有一股很大的正能量。
这份正能量,很自然、很自在,而且充满自信。
每一个人都互相激励、互相鼓舞、互相打气。


听大家的报告,我曾感动到快掉眼泪。
看到大家,因为自己走过的这段路,
所以每一张照片都会触动过往的记忆。

我觉得这7年来,
正向的成长和进步叫做不可思议。
我对这里的同胞,感到庆幸和安慰,
我觉得师公陈怡安老师在天上一定很安慰,
因为他的理念,这么多的教育信念,就在正向得到传承。


我觉得,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已经出发了,路已经走得很宽广了,
真的要恭喜正向,我还要跟你们多多学习。
谢谢!

Friday 23 October 2015

阿公阿嬷,我们来了!


撰文、录影:正向同仁 - 胡慧芬

结合台湾知名老人服务团体老五老基金会,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于姓周桥民众会堂联办社区关怀老人服务。
期许把爱带给这里每一位阿公阿嬷,让他们体会人间的温暖。


志工们用心为阿公阿嬷准备了身心活化工作坊,
计算他们身体各部位的活化程度,过后再给予健康贴士。
青少年也在现场设有体验老人的活动,
带领参与者体会老、尊敬老。
短短半天的活动,让阿公阿嬷度过了丰富充实的周末。

Tuesday 20 October 2015

告别叛逆 活出自己


【我的第二人生】系列:厨房助理 - 李佩霖(斯李)
撰文、摄影 / 正向同仁 - 胡慧芬

这几天,厨房助理斯李手不离锅,不断地重复操练手力。原本负责切菜区的斯李,如今需要掌握煮菜的技能,熟练拿锅是必然的过程。

“以前有拿过锅吗?”
“没有拿过,我第一次拿的时候,才知道这么重,心想我要怎样煮呢?呵呵!但我没想过放弃,希望可以快点学好来。”斯李分享道。


对餐饮业或养生蔬食,都一概不知的斯李,2014年6月中开始踏入旅人上班,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旅程。

曾经,斯李是一名摄影师,从事了将近5年。如今,这双手不再拿起相机,而是将对摄影的美感,发挥在料理上的呈现。

斯李分享道:“以前有一个人跟我讲过,你拿起相机,就要像一个摄影师,别人才敢给你拍;就像我拿起锅,就要像一个厨师,人家才敢吃你的东西。”


回想过去的生活,斯李不只是脾气暴躁,也相当叛逆。

妈妈蔡碧银分享道:“她很情绪化的,她真的不能给人家讲她,以前她在别位做工,如果老板讲她,她觉得不喜欢,就停工不做了。”

在妈妈的鼓励下,斯李来到旅人工作。过程中,斯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并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改掉了许多恶习。

斯李分享道:“我以前可以说是浪费生命,但现在我收获很多,因为我看见生命活着不是这样浪费的。我希望接下来我可以活得很有价值,然后珍惜生命。”


“有魔法厨房,不会让你茶饭不思。”
“魔法厨房,厨艺非凡,别有用心,吃出健康!”
“哇,这个组名好!” 组员异口同声地说道。

2014年九月,厨房CITA小组开始成立,大家正努力为小组命名。

CITA厨房组长张洁盈分享道:“斯李过去有很多事情很怕、担心、没有信心,可是在这几次的会议下来,我觉得她越来越开放,愿意讲出真正想要表达的部分。”

斯李被委任为当中的副组长,这份承担,让她学习到工作以外的能力。

斯李说道:“以前面对问题我是不会讲出来的,我觉得现在突破的事情是,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不会再逃避、我也不会再忍。我会在检讨的时候,把问题搬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


这一天,接近40位孩子陆续抵达旅人,把握学校假期学习制作创意饭团,斯李是当天的指导老师。聆听着小老师的指示,小朋友开始动起来咯!看着每个作品,小朋友的确无限创意。

“我觉得这一次旅人给了我教小朋友的平台。以前我不知道怎样跟小朋友沟通,这次教小朋友,好像把自己会的事和他们分享,我觉得很有意义。”斯李感触地分享道。

人生的旅途,何尝不像手中的饭团呢?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会捏出怎样的形状,但只要过程用心,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成长的喜悦。

走过低潮 迎向蓝天


【我的第二人生】系列:旅人服务生-赖珮谦
撰文、摄影 / 正向同仁 - 胡慧芬

每个星期二,身为旅人服务生的赖珮谦显得特别忙碌,只因许多定时打扫的事务,都落在这一天。

珮谦原本是正向生命教育中心的志工。在陈老师(陈登福)的邀约下,2014年8月中,她选择成为旅人的正式同仁,也因为这样的因缘,原本害羞、严重缺乏自信心的女孩,如今变得勇敢了、开朗了。这些改变,看在伙伴们的眼里。

同仁姚玉蕊说道:“当初的珮谦,脸上是完全没有笑容。”

同仁刘宝娴也说道:“珮谦以前是一个很安静的人,而且很害羞。”

珮谦回想道:“我记得面对第一个顾客的时候,我去为顾客点餐,有一点手震,过后就比较ok了,比较有信心去点餐。”


一个原本看似小小的进步,对珮谦来说却是人生一大步。回想过去点滴,珮谦坦白说,生活过得并不快乐。

珮谦回想道:“以前就很得空,每天胡思乱想,最后整个人陷入很低落、很不开心的状况。”

原本忙着打拼事业的珮谦妈妈刘丽諠,决定放下工作,用心陪伴孩子度过低潮。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们认识了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母女俩慢慢通过认识生命、发心付出,而找到了自己快乐的泉源。


珮谦分享道:“看回过去,我的人生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希望接下来可以更清楚,更了解自己应该往哪一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以前我的想法是这样,我拼够了钱,就算什么事情发生,我都不怕。可是当我女儿有这个病,爆发给我的时候,那个钱真的不是万能。真的感谢有正向,假如没有正向给我上课程,我到今天我还不知道,我要怎样去走人生这条路。现在我希望跟女儿一起更新、提升自己。”珮谦妈妈刘丽諠分享道。

这一天,乍看之下,珮谦正忙着制作南瓜布丁。原来是陈登福老师(正向总策划)给她的一项功课。不熟悉烹饪的珮谦,这是一项大考验,过程中失败了好几次,无助的泪水透露出此刻的心情。

珮谦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做南瓜布丁,在做的过程中,就学到不要放弃,你要做的一定可以做到,要坚持做下去。”


虽然面对内心许多挣扎,珮谦选择不放弃,经过超过十次以上的尝试后,最后终于成功了!如今,她的作品成为了新菜单里特色之一,名为【芊芊布丁】。

珮谦分享道:“在旅人工作的这段期间,自己尝试过不同的东西,比如做海报、设计menu等,我觉得每一样东西都需要尝试。尝试过后,我们才知道自己能去到那里。”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学习路,前方永远藏着无数的挑战和考验。唯有不断地自我突破,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并且活出这一生的价值。

活到老 学到老


【我的第二人生】系列:店面主管 - 姚玉蕊
撰文、摄影 / 正向同仁 - 胡慧芬

每到中午时刻,玉蕊姐都会负责送餐,把健康蔬食便当带到社区家庭里。虽然订购量并不多,但玉蕊姐认为送餐依旧要坚持。

玉蕊姐分享道:“辛苦是必然的,可是也是要坚持,因为能让外面的人多了解旅人在做些什么,然后也让他们吃得健康。”

玉蕊姐是店面主管,虽然在同仁之中最为年长,但她那份不计较、勤付出的精神,不仅成为其他年轻同仁的榜样,也让她和大家轻易地融入一起。


服务生赖珮谦分享道:“我觉得玉蕊姐是很坚强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然后做什么都是很敢敢地去做,然后不会怕做错。”

屈指一数,玉蕊姐已经在旅人工作了三年。每一天,她都觉得自己不断在成长学习。

玉蕊姐分享道:“以前工作,只是每天上班、下班,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到旅人工作是多了一个理念,就是多付出。除了做工,旅人也是给我们一个学习的平台。”

玉蕊姐虽然学历不高,但她总是非常好学。曾经,她在正向生命教育中心负责处理文件工作,好学的工作态度,让她多了一个【天使】的美誉。

玉蕊姐分享道:“以前我什么都不会做,尤其是电脑方面的东西,然后就抱着边做边学的态度。每次都问“anzua”,然后同仁就把它翻译成英文的“angel”,所以就有这天使的外号。”


只要哪里有需要,玉蕊姐总是扮演【天使】的角色给予协助,然而每当店面发生状况时,都需要玉蕊姐亲自去处理。当CITA小组成立后,旅人同仁开始学习把工作流程制定下来,以便接下来可以有效地传承下去。

在正向同仁的协助下,身为店面主管的玉蕊姐,慢慢学会如何管理和规划,不再紧张兮兮地处理问题。虽然玉蕊姐已经53岁,但没有阻碍她那份学习的动力。


玉蕊姐分享道:“我看到了旅人的改变、自己的改变。所以,我觉得要活到老、学到老。对我来说,年龄不是学习的藉口,只要愿意,我们生命就活得更充实。”

Monday 19 October 2015

人对了,事就对了!


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 掌舵奇異20年, 让公司市值从30亿美元成长到近5,000亿美元, 员工从10万人到32万人, 被誉为全球最杰出执行长。

威尔许成为传奇性成功的执行长,凭借的是兩个简单的管理原则。

第一:管理者要关心人让员工知道他们的領导者不只希望生意成长,也希望他们成长。
第二:奖勵最好的员工,表现最糟的则不宜久留威尔许认为,照顾员工不需一视同仁,而是要把重心放在最优秀的人才上。

威尔许最常问主管的话:“你有没有奖勵表现好的人? 那些表现最差的有没有赶快让他们走?」”

改变人,就能让公司成长,这是威尔许的信念。管理者不能只“雇用”人,而不“培育”(built)人才。经营公司,所要管理的绝对不是产品、价格、设计等,不要忘了, 管理任务是“人”。

发掘、考核、培养人才的时间加总,约占有威尔许所有时间的60~70%。 “想要有好的人才品质,至少要花这样的时间,这是赢的关键!”管理者更要找到对的人來担任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建立管理团队,有效掌握公司内部人力发展。

将人才培养深入组织文化,为公司各阶层找到好的領导者,是所有管理者的任务!一个好的領导者,不再是要争出头,是要樂于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人才是最优先重要的,人对了, 组织就会对。

鼓励改变,是威尔许拓展新市场的策略。身为領导者,带領改变也是工作之一。想要有改变,或开始一个新的事业,就必须用力去做,不能只是小打小闹,要去“夸大变化” (to exaggerate the change)

鼓励创新,也要能容忍失败。你不必担心不对的事情而抗拒改变。如果領导者只想保护既有的事业,那么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改变,不是由下而上(bottomup),而是由上向下(change occurs top-down)的。

改变,要从領导者的意愿开始。一个执行长,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用各种方法让一个新的想法实现。

本文摘自 《商业周刊》第 1007期

不再吊儿郎当 寻觅生命方向


【我的第二人生】系列:厨房小组长 - 王荣俊
撰文、摄影 / 正向同仁 - 胡慧芬

荣俊是旅人厨房的小组长,踏入厨房,总能听到他的歌声。回顾三年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小伙子,其实对【煮】是一窍不通的。

当时厨房厨师陆续辞职,旅人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为不舍,荣俊提起勇气走进厨房,开始学习烹饪。这份承担,感动了身边的人。

荣俊分享道:“厨房没有人了,如果我再不去学起来的话,这么好的店就可能没有去,我不要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甘愿一个人顶着先。”


店面主管姚玉蕊分享道:“当时我有吓到,我想不到他会自愿去承担这个担子。一个不会煮、也不会切菜的人,都愿意把这担子承担起来,是不容易的。”

厨房CITA组长张洁盈分享道:“每次我说他是大少爷,看他的脸,就是那种干干净净,是好玩的年轻人。现在他不只是进厨房,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然后还可以在那边煮。”

这份学习的动力,让荣俊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三年,对他来说其实是个奇迹。习惯经常换工的荣俊,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但是没有一份工作超过半年,除了这一份。

荣俊分享道:“为什么要换工,就是因为我不想去面对问题,有些人我不喜欢他,他给我压力,我觉得不要压力,我就不做了。我来到这里,其实我也是有这个感觉,但是还好克服了。”


每个星期,厨房CITA小组定时召开会议,除了和组员了解工作进展,也不断栽培同仁自主管理的能力。然而,对不擅长管理的荣俊来说,是另一个挑战。

荣俊分享道:“我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做什么都觉得很不好。我是觉得,基本上自己是没有那个能力,没有那个能力去教好别人!”

面对问题,想逃避的毛病再度浮现出来。幸好有CITA小组的陪伴,带着同仁们一步步建立系统,并把作业流程记录下来。过程中,荣俊除了学会教导新人,自信心也点滴建立了起来。

如今,虽然工作比以往的工作更困难,但他选择留下来接受磨练,因为他发现唯有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再逃避责任,才能有所成长。


荣俊分享道:“如果我没有来旅人上班,我过的生活是吊儿郎当的。以前的时候,如果没有钱,我会跟父母亲讨钱,然后在晚上,会过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就好像shisha(水烟),或者约朋友去夜店喝酒。现在我过得会比较开心,大家会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去努力,鼓励更多人吃蔬食,让世界更美好。”

Friday 16 October 2015

那些我相信的事

(照片转载自网络)
整理 / 李佩漩

那些我相信的事,原来都是错的。

误解1. 总有一天你会变得卓越
事实是:事情没有“学完”的一天,永远觉得不够格

有时候,你认为自己缺乏能力达到想做的一切,只能看著前辈们表现卓越,
再不停思考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站在职涯的高点、充分发挥影响力。
你相信,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可以和那些厉害的人一样,
「无忧无虑」地俯瞰世界。然而,等到磨练得越多,
却会发现另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学习是一趟无止尽的旅程。
你永远都认为自己不够格,还有更多地方可以努力,
所以一辈子都不可能高枕无忧,任何时候都要继续努力。

误解2. 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得到报酬
事实是:奖赏只是幸福的「意外」

事实上,你不会每件事情都得到奖赏。老板确会认可你的努力,
但最好把认可视为幸福的意外,而不是每天打拚的目标,否则很容易感到失望。
工作的满足感,不是来自于他人的奖励,
而是你尽了全力之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误解3. 工作有时候可以偷个闲,别这么辛苦
事实是:竭尽全力才知道工作的价值

想要把每一篇稿子写到最好,对用字遣词特别严格,还拖到最後一个才下班,
导致自己很快觉得疲累和绝望,就开始思考是不是不需要搞得如此辛苦?
其实,只有不停止的为工作付出,才会发现其中的价值和乐趣。

误解4.命运决定了一切
事实是:是你决定了命运

人的生活和出身背景有绝对的关系,要是成长于悲惨的家庭,
就会走向悲情的结局。
不过,工作多年後发现,命运只是失败者的藉口。
因为不论出身、性格还是经历的事情,都只是生命的元素,
想要怎么运用组合,操之在个人的手中。
如果每天抱怨命不好,很可能只是自己的懒惰,
只想等待好事从天而降,不愿意动手改变,就得不到好的成果。

转载自《经理人月刊》2015-5-22

你的e-mail一定会被客户点开

(照片转载自网络)

整理 / 李佩漩

销售信函写作3步骤,让你的e-mail一定会被客户点开。

步骤1:写信前,想清楚5个问题
(1)      为什么:为什么你写的东西收件人会想看,信件内容与收件人越相关,收件人就越可能阅读。注意,信件主旨栏位应该只有一个重点。
(2)      写什么:这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重点不在介绍你要销售的产品,而在说出产品“对客户的好处”是什么。
(3)      我期待达成什么目的:如果想成为销售高手,不要马上就跳到成交订单。你必须仔细思考,比如说希望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争取提案机会或获得资讯等。
(4)      你希望对方採取的下个步骤是什么:寄件人往往太习以为常,以致于忘了在信中强调“下个步骤”该做什么,这会让你失去掌握情势的先机。我们应该暗示收件者收到信后该怎样做,“附表”是一些关于“下个步骤”的范例。
(5)      诱因:让客户知道採取下一步对他有什么好处,这是将信件从执行提升到发挥影响力的阶段。

步骤2:写信时,把“如何解决对方问题”放在心里
写作信函时应该思考:我客户有什么需求,而我的产品能否解决?强调产品带给客户的惊奇或喜悦,并用故事呈现。要解决客户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看实际证据。把从前的成功案例融入你的信件内容中,透过其他客户的背书,告诉对方:已经有人透过这样的服务,得到满意结果。

步骤3:写完后,严格检查以确保文字清晰简洁
确认信件清晰简洁,不但有助于提升专业形象,有时还能避免到手的成交机会被小缺失搞砸。在检查信件时,由于你已经知道信的内容,可能怎样看也看不出错误,这时可以试着改变底色或字体,或写完信后过一段时间再读,相信你会因此而有新的发现。

转载自《经理人月刊》 No.90

从承担中 找回自信



【我的第二人生】系列:旅人服务生 - 刘宝娴
撰文、摄影 / 正向同仁 - 胡慧芬

 留着一头长发的刘宝娴,是旅人店面的服务生。她也叫做Ice,亦即冰块的意思。回想刚来旅人上班时,对于同仁的亲切互动,宝娴并不适应。

宝娴分享道:“一开始会吓到,因为同仁很热情。以前我不喜欢跟人家沟通,我去到工作的地方时都是静静一个人。在这里,每个同事都很坦诚、真诚,所以我很喜欢这里。”

同仁的热情,让这【冰块】得以融化,开始放下防备心去接纳身边的人事物。自2014年9月加入旅人的团队后,宝娴主要负责吧台的工作。当时的宝娴,感到非常压力,也缺乏信心做决定,凡事都离不开玉蕊姐。


回忆起当初的宝娴,玉蕊姐说道:“当初宝娴进来的时候,每一样东西,不管大小事情,她都会问我,不敢自己做决定。”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宝娴努力改善自己,自信心逐渐建立起来。

宝娴分享道:“现在自己比当初比较有自信,以前一有问题就会跑去问玉蕊姐,现在会比较独立,也不会整天跑去问这个问那个,自己就会做决定。”

每个星期,店面CITA小组都会定时召开会议,一起讨论如何改善店面服务。在一次的工作分配中,宝娴负责制作旅人季节性的海报。对没有设计经验宝娴来说,这是突破性的尝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压力和挫折感。


宝娴分享道:“其他组员做的DM(海报),全部都很漂亮、有内容。对比过后,我觉得我的很少内容,觉得自己很没有用,就会有负面情绪出现,就很生气自己。”

经过CITA小组的引导后,宝娴不断地尝试,不再害怕面对失败,反而从失败中学习成长,就这样完成了一张又一张的海报。

宝娴分享道:“以前是根本不敢去做,就怕做出来,根本是很差那种。这里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做以前都不会做的东西、不会去碰到的东西。”

每天进步一小步,累积起来就是生命中的一大步。一路走来,宝娴从不敢承担、到愿意承担,直到可以承担。这,就是属于她生命中的亮点。


宝娴分享道:“我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以前我太负面了,遇到问题只会逃避。过后想想,逃去别位不可能没有面对任何问题,除非我们去做轻松的工作。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去面对、去突破,才会有成长。比起上班下班、拿薪水,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我的第二人生


活动:【我的第二人生】分享会
总结: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 陈登福导师

生命不分高低,同样从生走到死亡。
所以生命绝对是最公平的。
但是往往这个社会的规范里头,
我们被社会套上了一个职称,让我们活得并不自由。
所以刚才听到旅人五位生命故事的分享,内心是非常感动的。


这一生当中,我从事了生命教育接近30年。
过去都是到处讲课、上课,
但从好几年开始,当我成立正向的时候,
我们知道单靠一张嘴巴讲是不行的。

做一个领导者,如果要用人,要用有性格的人;
同样的,我们要培养孩子,要培养有性格的孩子。

什么是生命教育?
当我们谈宗教、谈生命,只有一个方法而已,
你回得了家吗?
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
终究是为了什么的话,
我们很容易被社会定下的一个标准化,
我们就这样跟着走完一辈子。

日本有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
如今已经不在了,叫做松下幸之助。
他讲了很重要的一段话:
第一段 - 我们创造的企业,必然是公益性的。公益,就是指公众的利益。
第二段 - 在制造企业之前,先要制造好人。
第三段 - 员工或同仁,谁也逼不了谁,除非他自己想要。

我们来看,第一,谈公益。
第二,人是在事业的前面。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人,是不可能做好的。把人带好,事业自然好。
第三,帮助每一个生命发现自己,自己想要的时候,力量最好的。

人要怎么才会快乐、幸福呢?
如果有钱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快乐,
这个社会早就没有烦恼。
我们一定要回来修我们这颗心,
所以我们长期推动生命教育,
让我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说是很容易的,但是做很难。
最简单的方法,不要做就没有问题。
如果不做旅人,这几个年轻人就会不了家,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如今的教育,除非教育好,政治才能好。
但教育怎么好?除非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都能回家。

以下,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五个问题:
1)我从哪里来
2)我怎么走到这里
3)我站在哪里
4)我要往哪里去
5)我要如何从这边走到那一边

各位在场的领导者,让我一起来,
让事业变成公益性的企业。
我们培养人,人对了,事情就对了。
我们让自己的员工都能认识自己。他们自己想要,是一辈子的功课。
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旅人的路也是刚开始。

记得,不管去哪里,
一定要活出真正的自己。
认识自己,生命才会自由。
希望我们的第二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人生。

Thursday 1 October 2015

心田种籽的生命力

图 / 马崧鑫 · 文 / 杨玮欣

“每件事的发生,是对自己的磨练,使自己变得更美好。”——崧鑫

种籽的生命力,
是微不足道,
还是含苞待放,
心田的种籽,是蕴藏着哪一种生命力?

种籽的灌溉,
是“温室里的小花”之灌溉法,
还是“原野的小草”之灌溉法,
心田的种籽,是运用着哪一种灌溉法?

撒播种籽的那一刻,
其实象征着生命的起点。
人就像种籽一样,
正向的环境是灌溉生命茁壮成长的关键。

期待生命每一天都朝向阳光,
启动心田种籽的能量,
回馈社会,
回馈大地之母。

** 马崧鑫当初是一名16岁的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找到自己对画画的兴趣,
也渐渐找到自己的自信与对生命的热情。

【旅人】寻找 原味的真谛


每个人都是地球的《旅人》,
除了从您每一餐开始,找出健康之道,
我们更有责任,留给下一代健康和乐的地球。

透过蔬食养生,从减少吃肉,到选择天然有机的健康蔬食,
不仅吃出原味、找回健康,益于自己之余,
也为社会延续一种安定社会的饮食习惯。
让我们一起净化大地,实践生命教育吧!

有趣是演活人生的关键

(照片转载自网络)
作者介绍:
陈三峰
清凉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特约编辑

   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找回梦想。依着梦想去规划,才能当生涯的主人。梦想非遥不可及,其实就是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在美国曾经针一千五百位顶尖的总裁作过调查,最後得到一项非常重要的结论: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其工作领域几乎都跟他的兴趣相符。换言之,他们都是从事自己喜爱做的事而成功;如果你目前做的事并不是你喜欢的,那几乎是跟成功的生活绝缘,而且会越做越不快乐。

    兴趣所以不能当饭吃,一者,因为还无法将兴趣发展成为个人的专长。二者,所锺情的嗜好丶兴趣不够明显强烈。譬如一个人对摄影有兴趣,但他光有兴趣,却不能精通摄影的专业技巧,他当然不可能拍出与众不同丶独一无二的作品,即使他再酷爱摄影,拍了再多作品,顶多也只是个业馀玩家,无法成为专业摄影达人。

    至於兴趣太广泛,没什麽特别的兴趣,那通常是对自己还不够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也必能对世界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譬如一个人学历不高,也无特殊专长,他只是个便利商店的小店员,但他不同於其他同事,只为了现实生计而强颜欢笑,给予客人的只是一种形式化丶公式化的服务。他认为透过他的服务,能散播热忱与快乐给每一位客人。因此他总是满心欢喜丶面带微笑地站在工作岗位上,来的客人也常会被他由衷散发的态度所感染,也不时会报以微笑。因此,他越做越起劲,也越做越快乐。乐在工作对他而言,早已不是薪资表上的数字多少所能衡量。

    一个人即使还无法在目前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至少要能在目前所扮演的角色里发现自己能为别人做出的服务与贡献。譬如一个家庭主妇或许为了照顾孩子丶家庭,根本无暇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她用心陪着孩子长大,给他们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从中她一样能由付出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故而,做自己爱做的事,更深层的意涵是,能做出对自己及对别人有价值丶有贡献的事。当一个人的兴趣能发展到可为世间人类提供更多的价值分享时,自然就能将兴趣变成一生的志业。譬如一个人喜欢唱歌,当他能唱到有成千上万的人都能因他的歌而哭而笑时,他不成为一个歌手也难。这就像台湾的小胖林育群或者英国的苏珊大婶,因为热爱唱歌,虽然外在条件不如人,却能凭着一门好嗓子,加上勤於练习,勇敢去表现自己,终於成为举世闻名的素人歌手。

    但是别忘了,起初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歌手,才爱唱歌的,而是因为本来就热爱唱歌,才能水到渠成,自然成为一名歌手。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终究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摘自《圆满一生由我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