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9 April 2017

高学历不如「高学力」

照片转载自网络

高学力的意思不是主张「学历无用论」,学历反映的是一个人背後的学习过程,的确有其参考的价值,但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我们应该更为注重一个人的「学力」——学习的能力。而且一个人的能力往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要「历练出来的」。

转载自《天下杂志》

Wednesday 26 April 2017

追求个人成长,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吧!

照片载自网络

你也在年初时,订下每月至少读一本书的目标吗?
书本是帮助个人成长的最佳导师,
但就像是人与人相处一样,在寻求书本的协助前,
你可能需要找到一个与它来往的方法,
那些文字,才可能转化成真正为你所用的知识。

买了书回家却总是没读?这7个方法,让你养成阅读习惯!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
建立阅读的习惯很难,但却很值得,不是吗?
建立习惯需要时间,但却有方法,一旦你建立起阅读的习惯,
你的专业知识将会建立的更快,也能够更快脱颖而出。

1. 睡前固定安排一小时阅读

人都有惰性,但习惯能帮助我们克服惰性,
研究显示,一旦你养成某种习惯,若是有一天突然不做了,
就会感到不习惯。
因此,不如安排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一小时阅读,
而且最好是固定时段,例如晚上11点至12点。

2. 每个月拨一笔钱,固定投资买书

如果你已经有了工作,不妨每个月拿几千块的收入买书,
例如每个月固定花三千块买书,
书一旦用自己的钱买了,就会有种一定要看完的感觉,
毕竟是自己辛苦赚来的。买书是学习最好的方式之一,
别吝啬每个月花一点钱买几本书来看,它会是最值得的投资。

3. 找朋友互相监督,组读书会

要克服怠惰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找朋友互相监督,
毕竟每个人都需要一些互相扶持的朋友与竞争对手,
找几个朋友组成读书会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4. 每天早起一小时阅读

如果睡前一小时安排阅读一样,
早起一小时阅读同样有作用,如果你晚上没有阅读的习惯,
那麽可以早起一小时阅读。
根据研究,许多成功的人士,都是晨型人,
同时,早上的时间,也比较容易专注。

「每天早上叫你起床的是闹钟还是梦想?」
大量研究显示,每天习惯早起的人,更容易成功。

5. 中午花20分钟休息,保留精力

研究显示,中午休息二十分钟,晚上会更有精神。
如果你是上班族,中午的时间除了吃饭之外,
一定要让自己休息二十分钟,晚上会更有精神阅读。
除此之外,下午也会更有精神工作,一举两得。

6. 订阅杂志,每周丶每月都有东西读

订阅杂志最棒的好处就是强迫阅读,
例如周刊每周都会寄一本到你家,让你不阅读都不行,
因此,如果你懒得买书,
或是总是有等到自己有更多时间再买书来看的想法,
那就订阅杂志,那就没有藉口可以不阅读了。

7. 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入门

许多人无法建立起阅读的习惯,
真正的原因不在於他们不喜欢阅读,
而是没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与方向,
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一定会变得更主动学习。
因此,不妨先从找出自己的兴趣开始,
先知道自己喜欢什麽,再从自己喜欢的领域开始买书来看,
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阅读。

摘录自《经理人》


Friday 21 April 2017

非要历经沧桑得到的, 才是幸福吗?



当人生遇到了低潮,不论是生了场大病或工作不顺心,
都不见得是谷底。
那只是老天帮你的人生按上了个逗号,
他要你喘口气,先放自己一个假。

吴奇隆在他的婚礼上说:
「我也不止一次地埋怨过老天,
以前觉得老天对我不公平,
让我经历很多奇怪的磨难丶不开心的事情,
现在我明白为什麽,因为他把最好的留给我。」
这段话感动了许多人,当然包括他自己以及新嫁娘。

老天真的有这麽不公平吗?
非要历经沧桑得到的,才是幸福吗?
会不会是因为在历经沧桑之後,我们才懂了很多道理?
会不会是在我们都还年轻的时候,不懂老天给的好呢?
会不会是在我们都还年轻的时候,老是抱怨不懂开心?

年轻的时候,心中总有很多的愤怒,看见的总是很多的不顺眼。
我们毫不迟疑地大声批判,不轻易跟不合理的世界妥协,
那时的我们以为让步就是同流合污丶让步等於自甘堕落。
我们以为凭着一身傲骨,就可以抵抗任何的不公不义。
带着愤恨的情绪检视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当遇到了打击尤其忿忿不平。
为什麽是我?为什麽总是我?
你没有问过自己,为什麽不会是你?凭什麽不会是你?
难道你有比别人娇贵经不起风雨吗?
难道这一点点不顺遂会了你的命吗?
你以为所有的打击与挫折,都是冲着你来,并不是错觉。
毕竟,这是你的人生丶你是主角。
当然要针对你,剧情才会够精彩,你又不是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这是你的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本来就该是针对你而来。
正因为针对你而来,你才被迫在这样的压力下,
逐渐熟悉了人生里所有的为难。

年少的你继续带着愤怒的情绪抵抗着全世界,
这些年来,为了要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跌跌撞撞的次数也没少过。

你带着一团怒火被丢进了人生这样一个大烤窑里,
丢来撞去丶四处碰壁。
慢慢的,你开始学着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一再被碰撞,
生成了一身棱棱角角的模样,渐渐变成了日本的金平糖。


金平糖是日本的一種外形像星星的小小糖果粒。(照片载自网路)

只是,你没有像金平糖那样七彩缤纷或是外型可爱,
你的棱棱角角固然保护好了自己,却也同时让人难以接近。

带着这样的棱棱角角,你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着,
好像慢慢懂得了一些生存的诀窍。
那些保护着你却也刺伤别人的棱棱角角,
随着长大逐渐被磨去。
你开始比较懂了,所谓的妥协与让步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方式。

你还是可以有所坚持并不需要变得圆滑,
坚持你的坚持,也体谅别人的为难。

这一路上你看见有些人因为不清楚自己的方向,
一路懵懵懂懂摸索着,直到完全迷失。

还有些人更因为不懂得为自己做出好的选择丶不懂得拒绝别人的坏意,
像棉花糖般一路不停地沾惹,还披上许多虚幻的色彩。

不论是该或不该的个性与想法,
都把原本的他一层层包覆起来,直到完全不看见。
他不扎实的夸示自己丶壮大自己,
别人轻轻一碰,便足以戳破他的虚张声势。
你惊讶地发现,
原来这些年的经历,让你越来越可以轻易就看穿一些人。
所以,後来再出现於你生命中,
并且把他们留在身边的人,才会显得更加难得。

你以为在历经沧桑後,
好不容易才找到她,好不容易她才来到你面前。
其实,
她只是出现在你已经懂得珍惜的现在。
因为那些回不去的曾经教会了你太多,
才让现在的你学到了什麽应该要珍惜。

人生并不是不停的赶路,不必急着赶赴到自己设定好的目标。
沿途有些风景非得要等到你愿意停下脚步来,
才能够看得见。
当人生遇到了低潮,
不论是生了场大病或工作不顺心,都不见得是谷底。
那只是老天帮你的人生按上了个逗号,
他要你喘口气,先放自己一个假。
祂要你停下脚步来好好想想,要让你在经历这些之後再多学会一些。

祂要你休息过後为自己人生接下来的句子跟篇章,写出更好的未来。

转载自《天下杂志》

Wednesday 19 April 2017

工作→职业→志业



有些人确实很幸运,他们的顶层目标对世界如此重要,不管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多麽细微或繁琐,都有绝对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三位泥水匠的寓言故事:

有人问三位泥水匠:「你在做什麽?」

第一位泥水匠说:「我在砌砖。」

第二人说:「我在建教堂。」

第三人说:「我在打造上帝的殿堂。」

第一位泥水匠有一份工作(job),第二位泥水匠有一份职业(career),第三位泥水匠有一份志业(calling)。 很多人都期望像第三位泥水匠那样,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做到第一位或第二位的程度。

耶鲁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发现,大家都可以清楚说出自己比较像哪一位泥水匠。受访者认为自己属於下列三种类别的比例大致相当:

1) 工作:「我觉得我的工作只是生活必须,就像呼吸或睡眠一样。」

2) 职业:「我把工作视为迈向其他机会的必经之路。」

3) 志业:「我的工作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我用瑞斯尼斯基的衡量方式,自己进行了调查,我也发现只有少数工作者把他们的工作称为志业。而且一如预期,把工作视为志业的人,恒毅力比另外两种人高。把工作视为志业的幸运儿都肯定地说:「我的工作让世界变得更好。」他们对工作和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似乎也最高。在一项研究中,把工作视为志业的人,缺勤的天数比另外两种人至少少了三分之一。

我们都渴望意义 

我想先点出个重点:没有职业抱负,只想正正当当地工作过生活并没有错。但多数人通常会渴望更多。这是记者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的结论,他在一九七○年代访问了一百多位各行各业工作者。结果一点也不意外,只有少数工作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生的志业,但那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追求志业的意念。特克尔认为,每个人都在追寻「每一天的生计,与每一天的意义⋯⋯都在追求着某种生命,而不只是周一到周五不断循环地渐渐凋零。」

 其中一位受访者诺拉.华森(Nora Watson)二十八岁,她的工作是为某家保健刊物撰稿。从她的故事可以看出,把绝大部分的清醒时间投入缺乏目的的工作,是多麽无奈的事情。「多数人都在追寻一生的志业,而不是工作,」她告诉特克尔,「如果我真的很爱一份工作,觉得它很有意义,我甚至会把它带回家继续做。」但她坦承,现在她每天真正投入工作的时间只有大约两小时,其他时间都在装忙。「我是整栋楼里唯一把桌子面对着窗户,而不是面向门口的人,我想尽办法不去理会周遭的事物。」

华森在访谈接近尾声时说:「我觉得目前的我没有志业,除非是把做自己当成一种志业。但是没有人会付钱请你做自己,所以目前我就是在公司里,每天照常上班下班。」

特克尔在研究过程中,确实遇到「少数几位从日常工作中发掘乐趣的人」。从局外人的观点看,把工作视为志业的人,不见得是做厉害的工作。其中一个人是石匠,另一位是书籍装订工。五十八岁的垃圾清洁工罗伊.施密特(RoySchmidt)告诉特克尔,他的工作很辛苦,充满脏污又危险。他知道多数其他工作,包括他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对多数人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但他说:「我不会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它对社会是有意义的。」

相较於华森的结论,施密特受访时的结语如下:「我听某位医生讲过一个故事。在古时候的法国,要是得罪了国王,就会被派去做最低阶的工作:清扫巴黎的街头。那个年代的街头肯定脏乱得恐怖,有位贵族因为不小心捅了娄子,就被下放街头当清扫工。结果他居然做得很好,还因此受到表扬。那是全法国最糟的工作,他却因为表现良好受到赞赏。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清垃圾确实是件有价值的事。」

在泥水匠的寓言中,每个人的职业一样,但主观感受(看待自己工作的方式)截然不同。同理,瑞斯尼斯基的研究显示,志业与工作内容描述没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她觉得任何职业都可以是工作丶职业或志业,端看从业人员认为砌一块砖是他必须做的事,还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就,或是为了造福他人。

我认同这样的论点,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比你的职位更重要。这表示,即使你不必透过换工作,也可以把工作变成职业或志业。

最近我问瑞斯尼斯基:「有人来谘询妳的意见时,妳会给什麽建议?」

 「很多人以为他们需要去找出志业,」她说:「我想,他们会感到这麽焦虑,是因为他们以为志业就像一种神奇的东西,等着被发掘。」

我相信,大家对兴趣也有同样的误解,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主动积极地培养及强化兴趣。

她告诉那些寻求建议的人:「志业不是某种已经固定成形的东西,等着你去探索,而是充满了变数。无论你从事哪一行,工友也好,执行长也好,你可以持续自问,这份工作如何和他人相连,如何和更广大的世界相连,如何展现你最深层的价值观。」

转载自《天下杂志》

Monday 17 April 2017

与心对话 找到更好的自己

照片转载自网络
你是谁?为何而战?为谁拚搏?将过去一年的困惑丶改变丶喜悦,拿出来爬梳整理。企业家张明正与龚天行丶电影监制李烈丶财经节目主持人夏韵芬丶大联盟投手陈伟殷丶创作歌手韦礼安丶小提琴新星曾宇谦,7位名人,7种考验,7个发现自己丶接纳自己的人生故事,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现今的世界,变动很快丶很激烈,但2016年简直是天摇地动的一年。价值体系崩解丶主流变成边缘丶常态变成历史。

许多人在变动剧烈丶意外频仍的大环境下,连调适日常也变得吃力。
小日子的自己,陀螺般奋力旋转,时间沙漏般消逝,却发现自己还留在原地。
大小环境相乘,很多人都身心不舒服,却说不出为什麽。

「好累。我觉得自己像逆风爬坡,甚至不知道为什麽要爬,」11年前,顾明杰离开外商,自行创设企管顾问公司。

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妻儿入睡之後,他经常独自呆坐阳台,香菸一抽就是一包。

「生意其实还不错,但我再也找不到那个早上六点就从床上一跃而起丶心甘情愿忙碌的自己,」歪着头,顾明杰眼神飘在半空中。


“世界变动性太大,原本有楷模丶前例可循的安全感,愈来愈少。”


百元热炒店里,酒过三巡,在一家类比IC设计公司工作了6年的工程师程清林眯着眼丶隔着酒杯,向同桌友人说,「我很闷。过完年,有两个同事要『毕业』(领完年终奖金後离职),我很羡慕他们,他们好像很清楚自己要什麽。我天天感觉走错了路,但又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哪里。」

程清林说,连几个月前才新进公司的总机小姐,都让他非常羡慕,「我每天远远地看着她,稚气未脱的脸,神色总是有些紧张,好像很怕犯错,但眼里闪着光,多像几年前的我啊。」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是不是也和顾明杰和程清林一样,生活照常丶工作照常,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戏却激烈上演。「我是谁?我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疑问不断地冒出来。

「现在这个世界,变动性太大了。原来有楷模丶前例可循的那种安全感,愈来愈少,」实践大学社工系副教授杨蓓指出,「这种不知为谁努力的疑问,和不稳定性丶不确定性过高的时候,就会引起人的痛苦。」

「当你觉得不舒服,有疑问,这些都是提醒,每一个这样的提醒,都是一个空隙,都是很好的机会,」杨蓓说,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空隙,好好看看自己的内心。

「面对自己的过程,如果你有勇气丶不逃避,你就有机会,渐渐把自己的手啊丶脚啊收回来,像《十牛图》里那个牧童和牛一样,让身体和心的距离可以慢慢靠近,」杨蓓说。


产生疑问,表示你有回头重新面对自己的机会。

把自己的心剖开来看,可能会很痛,有些人有勇气面对,有些人选择逃避,「但这些东西会勾你,甚至会排山倒海般扑上来,让我们的情绪或身体发生问题,甚至面临生死的难关,让你不得不回过头去,好好面对这些长期积压的东西,」杨蓓说。

禅宗的经典《十牛图》(照片转载自网络)

茫然其实是好事


去年初秋,台湾唯一一家世界级防毒软体公司创办人丶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在他退休隐居丶花莲山海间的农庄,为一家面临转型阵痛的企业开讲。

意外地,张明正用来譬喻转型的着作,竟也是禅宗的经典《十牛图》。

从乱草山中寻牛,到骑牛归家,最後人牛两忘,《十牛图》以牧童与牛,比喻修行得道的过程。用来对照不断寻找方向的企业丶组织和个人的生命历程,竟也十分贴切。

「你看那牧童在找牛,脸上很茫然。茫然是好事,你会有很多疑问跑出来,如果不去看它,不去管它,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张明正呼应杨蓓的看法,「产生疑问,表示你有回头重新面对自己的机会。」

「为了社交,为了我的创业,为了不让公司倒掉,我做了很多不像我的事情,」 张明正伸出五根手指,以自己为例,「就像这五根手指都是我,但是我一直去发展这三根手指(食指丶中指丶无名指),也被社会认可,你会一直去发展它丶强化它。被否定丶不被鼓励的,就把它压下去,最後人家以为我天生就是这个样子,但是这(大姆指)也是我丶这(小姆指)也是我啊。」

「牛代表的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自己,你没有给它足够的能量和资源,一直把它压下去,」张明正解释,「可是事实上,它从来没有离开,它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久了以後,你的潜意识不会放过你,它会慢慢爬起来丶跑出来找你。」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厮杀,趋势科技的成功得来不易,但在成功里,张明正却愈来愈感觉不到自己。


好好与自己对话

和张明正一样,那些成功得似乎理所当然,人生如顺风帆船般的名人,其实没有一个不像《十牛图》里的牧童,甚至在外界都认定他或她已经是「成功人士」的今天,「我是谁」的内心戏还在不断上演,还在不断寻找心里的那只牛。


“要安身立命,只有一个方法:好好面对自己丶找到自己,建立起存在感。”


寻找牛丶见了牛,不见得能够得牛。个人有了疑问,不见得有勇气寻找自己,就像天天深夜在阳台抽菸的顾明杰,一根接一根抽,抽累了,回去躺下又睡了,一日复一日。

同样的,许多寻求转型的企业,远远看到未来,但却像柯达和诺基亚,不断退回旧有舒适圈,直到城池变成水中沙洲。

你呢?一年又过去了,明年一切照旧丶埋首疾行吗?还是你已经开始在寻牛,甚至已经见牛丶得牛?

「要安身立命,只有一个方法:好好面对自己丶找到自己,建立起存在感,不论外界有多大的动荡,至少你的内在,能够相对的安定,」杨蓓说。

《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因为工作关系,经常约人吃饭采访,每遇对方迟到,他便视之为难得的独处时光,趁机放空丶观察周遭。并将观察所得,写成了一本新书《谢谢你迟到了》(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这本书,探讨世界变动太大丶太快,像个愈来愈大的台风,没人知道怎麽面对它。佛里曼於是回到家乡,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小镇,找寻自己。住了一阵子以後,他觉得重新获得一些力量。

台风愈来愈大时,每个人都要去寻找那个最安全丶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台风眼,佛里曼在他出生长大的小镇,找到了支持丶信任和善意,他认为,那正是面临剧变时,大家所需要的。

如果你无法像佛里曼一样,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找到自己,不妨趁着过年空档,好好和自己来一场长长的对话,把心整理好,回到初衷,回到自己心的所在,让自己即使逆风爬坡,也还能有馀裕,欣赏路边的风景。

转载自《天下杂志》

Monday 10 April 2017

【正能量校园系列】持续学习营


活动 / 【正能量校园系列】持续学习营
日期 / 2017/04/08
文章整理 / 胡慧芬

感恩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的邀约,为108颗生命撒播正能量的种子,
让孩子们重新启动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透过半天的学习营,加上三堂持续学习的课程,
正向团队带领学生透过活动、整理和分享,
回扣当下身在学生阶段的孩子们,去发掘学习与生命的关系,
并了解自主学习和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从【探索自己的学习模式】、到【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最后【启动自主学习的引擎】,孩子们不只是更认识自己,
也学会了如何为自己的学习设定目标,并一一努力实践。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是自己想要(All motivation is self-motivation)。
唯有将自主学习成为学习态度,才能发觉内心的原动力。


杨紫薇分享:“在这个学习营,让我发现了我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让我知道我的学习模式。‘学无止境’,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因此,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也会好好珍惜宝贵的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耗尽时间来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看电视节目,玩手机等等。”

许怀聪表示:“我以前每次放学后,回到家就是玩电话,但是自从我来到这边学习,我每次放学后就会自动地拿出老师教过的书来温习。”


林宸兆表示:“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轻易放弃目标和努力地去执行。要多思、多想、多学、多用、多写、多行、多读、多看才会有好的成果。我了解人的一生十分短暂,死亡不会等我们的‘准备’,它随时都是一个‘假死’的死火山,随时给我们致命一击。哪怕是一秒,也是十分珍贵的,它好比沙漠里的绿洲一样稀少。我们也必须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能完成以及实现目标。我也一样学到了如何合群、互相帮忙、进行活动,也增强了我合群的能力,我的写作能力才能由此发挥出来,我很感谢老师的教导,谢谢您,有缘再见!”

蔡宁菲分享:“我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发现了平日错误的学习方法,并尝试去改进。我对今天这堂,最后一次与姐姐们的学习,印象会较为深刻,因为这一堂课容纳了之前所有的课程。而且我本来就是一个很被动的学习者,所以这堂课也让我反省要有自主学习的精神。”





Thursday 6 April 2017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20170318-20 Day3



活动 /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 3天2夜 《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日期 / 2017/03/18-20
文章整理 / 胡慧芬

人生要如何拓展?
营队的最后一天,陈登福导师透过活动,
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跳多高?
只见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犹豫、缺乏自信,到最后愿意全力以赴。
有的发挥了惊人的能力、有的受到团队鼓舞而越挫越勇。
生命影响生命,美就在当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抢不了谁的光彩,
最重要不要和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

    

这个世界,的确很大,
一不小心,我们或许会迷失其中,找不到人生未来的方向;
这个世界,虽然很大,
但是有一种能力,足以让我们跨越恐惧、找到人生的定位,
那就是 —— 一辈子自我耕新的能力。
祝福这群孩子们,不断向外旅行,往内探索,
如此一来,才能拓展生涯规划的视野,
一步一脚印,我们才能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田顺杰说:“在这三天里面让我改变了很多,
也让我知道什么是人生规划和如何学习,同时也让我勇敢了许多,
因为我昨天勇敢做到原本我不敢做的事情,
这三天学习到的东西真的让我很开心。”

廖景诚表示:“在这三天两夜里我认为自己更能融入这个团队,
也变得比较大方,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
此外,我也感觉到自己变得更主动、更独立,
并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学习到许多新知识,更接近大自然。”

钟锦涵分享:“学习了原来学习不只是读书。
懂得如何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学习了人生8大领域。
发现自己以前有一点堕落,现在开始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20170318-20 Day2



活动 /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 3天2夜 《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日期 / 2017/03/18-20
文章整理 / 胡慧芬

生涯规划,到底要怎么做呢?
营队的第二天,正向老师和志工们带领营员参访升旗山上的【侏罗纪公园】。

真的有【侏罗纪公园】??
营员们都好奇地问……
其实,所谓的【侏罗纪公园】,指的是猪笼草公园。

为何这样隐喻呢?
其实,当初猪笼草公园的创办人Mr Leong要打造这片园地时,
许多人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事,
就像【侏罗纪公园】一样,仿佛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但是,Mr Leong一步一脚印地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成功打造了这片园地,成为许多游客前来参访的地方。

从零到有,借由这个地方无声说法,
Mr Leong分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鼓励孩子行行出状元,勇敢追梦,不要害怕失败。
听毕,许多孩子们皆从中受惠无穷。

魏杏瑷同学表示:“我觉得很感慨,
因为Monkey Cup需要很多时间来完成如今的公园,
而且他的理念是坚持到底,不要放弃。
这是他的兴趣、喜欢的事情。我佩服他的精神。
我反省自己的过去有没有这个坚强的意念,
我认识到自己是慢热的人,凡事都是三分钟热度。
我希望我能改变这个坏习惯。”

石瑛安同学说:“猪笼草公园途中,
我察觉到大家不放弃跨越疲劳抵达目标。
即使人生多么不乐观,只要提醒自己—我要学习,绝不投降!
在公园里,我发现到了大自然的奥妙,
并且学会鼓起勇气克服恐惧、无知与困境。
为此,我非常感谢Eric Leong先生的努力和辛劳。”


在杨玮菱老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学习如何认识并勾绘属于自己的彩虹图。
当晚,非常巧合的,
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道双彩虹。
大自然,仿佛也在给孩子们珍贵的祝福啊,
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好好认识自己,继而勾绘出属于自己真正的彩虹图。

杨喜敏同学分享:“老师教导如何规划自己的彩虹图。
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我根本不会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人生。”

钟子怡同学表示:“老师教的彩虹图让我明白了自己未来的路,
还有自己应该把时间多放在哪些地方上,更懂得了‘珍惜当下’这个词。
平时都对未来一片茫然,做了彩虹图后,让我明白很多事情。
自己很多事情明明想做,可是却因为懒惰而放弃了。
希望以后,我可以像那些讲解员一样坚强有斗志,
向自己的兴趣出发,让生活更美好。”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20170318-20 Day1



活动 / 高中生生命成长营 3天2夜 《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自己》
日期 / 2017/03/18-20
文章整理 / 胡慧芬

三天两夜的营队,转眼间就结束了。
来自槟城、兰卡威、森美兰和吉隆坡的营员们,
一起相聚升旗山,互相认识、学习成长,
让三月的假期多了一份生命的重量。

到底什么是【学习】?
【学习】,难道只是念书而已吗?
如果学习那么重要,那我们为谁而学?为何而学呢?
对于【学习】的掌握,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环。
如此一来,才能好好重新整理自己,接下来的日子要抱着怎样的学习态度。

石瑛安同学表示:“从小,我最讨厌学习,只觉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
今天,我发现我的人生并非完全由考试而定,就算空闲也得学习,
因为青春时期正是最重要的时期,要好好把握。”

钟锦涵同学分享:“学习如何学习,因为我了解到学习不只是读书,
也让我对学习更有兴趣。”


当晚,我们很幸运地邀请到拥有十多年经验的森林讲解员Joseph,
来带领我们穿梭夜间的森林。
克服内心的恐惧,营员们一步步地去感受和发现夜间森林的美,
发挥好奇心之余,也同时觉察自己的情绪,从中更认识自己。

廖景诚同学分享说:“Night Jungle Walking 可以学习到非常多的生物学,
了解昆虫等的重要性,也让我知道亲身体验是最好的学习。
学习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拉近我与大自然的关系。”

胡玮健同学表示:“Joseph老师带队出去探险的那一刻,
因为我学到了很多课业上所不知道的。
这个过程让我对课业里的课题有更深一层的知识。”


看回来,孩子是上天送给人类文明美好的礼物,
要留给他们的,不是金钱物资,
而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的自我耕新能力。

父母师长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
唯有不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拓展生涯规划的视野,
才能让孩子提早看见人生的格局。




Saturday 1 April 2017

如果你不处理人的问题,事情仍旧会接踵而来。

 
活动:20170309A+高效主管】槟城场 - 4梯次结业礼 
分享:企业领导者 - 许嵌斐


谢谢正向细心帮我们安排这一系列的培训及结业礼,
感慨的是才刚刚开始认识你们(正向与课程学员),
我们就要分开了。

今天我想分享我自己本身和团队在这课程中的成长。
从小家里就灌输我们要读好书、进好的学校、做好的工作,
但我总觉得,一个再好的学校、再好的公司,
都有不好的同学、员工;
结构再小的公司,都会有好的同事和好的员工。

我曾经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加入当地一家大型公司,
公司有30多家分行,我的同事都是大学毕业生,
很多东西都是讲了就去做,不会有任何问题。
当我回来这间公司后,发现差异真的很大,
因为有不同等级的人在一起上班。

但我在这四五年期间,比较积极参与正向的活动,
领悟到很多时候是老板们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不是,
你需要的是团队。
你再有本事去找生意,你的团队做不出来,
你还是不能交差,你还是面对一样的问题。
事情仍旧会接踵而来,但是如果你不处理人的问题,
就必须要面对很多衍生的后果。

所谓“听得懂是技术,懂得听是态度”,
12堂课下来,我发现我的团队在态度上有所转变,
但是问题都完全解决了吗?
没有但是有转变。
同仁每次来请教我问题要怎么处理的时候,
我也不是给了他一本圣书,
但是他听了(建议)之后就会知道其中的概念,就会去做。
我们做老板的在乎的是成绩(业绩)嘛,
但是你要让成绩做得好,就要让过程做得好。
过程做得不好,成绩(业绩)是怎样来都好,
有一天你还是要回来


常向我“取经”的同仁,最近这几个星期都不攻自破,
告诉我“老板我会了”,我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当然最感动的是我们在这最后几堂课,尤其是最后两堂课,
我们真的有花时间在功课上,有些同事很用心地把功课整理,
让我们都能坐下来谈论工作上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为了要应付功课而已。
因为功课设计得很好,它是把我们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带进来,
再从中探讨解决的办法。
这个过程也给了我们很多成长的机会。

当初要参与这项课程的时候,想到时间长达1年,
就会担心公司足不足够人手进行运作。
但这个课程的好处就在于,正课之后还有课后课
可以籍此复习和了解我们需要改善和增进的面向。
不能说我的团队是最棒的,
但是他们在我眼中就是最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