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1 July 2015

照亮希望


文 / 正向同仁 - 杨玮欣

天使的孩子

新世纪的报导常见“特殊儿”一词,
人们大部分都知道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
过动症、感觉统合失调症等,
不仅在成长过程中有发展障碍,
甚至在社会互动过程中,
他们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和毅力,
来突破种种的障碍,
但是大家真的了解和谅解他们多元的特别需求吗?

面对特殊儿的特别需求,
家人从面对、接受,
到陪伴孩子一步步的进步和改善,
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所付出的恒心和爱心非笔墨能形容。
愿意打开心房,
接纳孩子与生俱来的不一样,谈何容易?

现实生活中,有一群家长,
不但没有放弃孩子,
反而从孩子的身上,
有了不一样的学习与体会,
他们以孩子为荣,
也让我们看见如何从碰撞中擦出爱的火花。


互相扶持,自助会助己助人

在槟城威省武吉淡汶,
10位家中育有特殊儿
的家长自组了自助会,
定期聚在一起分享着彼此二十四孝
的照顾心经和孩子的成长,
也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团体活动。

因为他们知道惟有身为家长的自己,
先接纳孩子的特别需求,
才有办法说服其他人,
让他们也看见这一群天使的孩子。
原本纯属10人的闭门自助会,
因为看见、听见,
也遇见和自己有雷同经历的家长,
让他们回想起当初自己曾经经历的彷徨无助,
决定一肩扛起社会责任,
带给社会上的特殊儿及其家庭一丝希望。

有位特殊儿的妈妈,
因为家境拮据无法支付费用
给予孩子专业的治疗,
错过了孩子的黄金治疗期。
如今孩子的行为举止越来越恶化,
甚至已出现伤害她的暴力行为,
导致她身心交瘁。

这位妈妈经友人介绍知道这自助会的存在,
让原本无助的她,闪过一丝希望。
她迫不及待登门拜访,
只求自助会的成员让她待在角落,
在不打扰团队的状况下,
自己学习如何有效培训孩子。


无私的爱,照亮特殊儿家庭

这段感人的生命故事,
深深触动了自助会的每一个人,
他们惊觉社会上其实还有不少
拥有同样需求的特殊儿家庭,
于是他们卯起劲,
成立了【恒·爱特殊儿童培育中心】,
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家长一起走出社会,
也开拓特殊儿的光明前程。

成立于2008年的【恒·爱特殊儿童培育中心】,
以经济能力不佳或家长态度比较积极
的特殊儿家庭为服务对象
【恒·爱】除了培训孩子,
更重要的是培训家长,
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
教导并提供相关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让他们更有效的与孩子沟通,
带动孩子的成长。

由于有培训需求的特殊儿家庭不少,
所以必须排期等待。
【恒·爱】考虑到越早开始
培训对孩子的帮助越大,
特别开放让这些家庭的家长
先到中心来当志工,
让家长们在照顾其他孩子的过程中学习
陪伴特殊儿的正向态度与技巧,
让孩子们在家中也可以得到适当的照料。


恒心爱心,主妇成了特教老师

在培育中心内,
老师熟练的操作着
培训特殊儿的教学步骤,
家长则在一旁观摩学习
和现场体验演练。
不管是老师或家长,
从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看到他们的耐心与毅力,
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为孩子进行行为治疗,
心中满是感动。

教育孩子本来就是不简单的任务,
然而因为孩子的特殊需求,
汇聚了老师和家长的双向互动,
进而共同辅助孩子学习与改善,
亲师生三赢的关系是多么的难得呀!
【恒·爱】的创办人温婻媖和梁安霓,
同时也是中心内的专业老师,
她们原本并非专业于特殊教育,
如今能担负起中心的特教职责与培训,
心中最为感谢的就是她们的宝贝孩子。

她们俩原先都是育有特殊儿的家庭主妇,
与其苦坐着怨天尤人,
她们选择跨出第一步,
不断自我进修,
去解答自己对于孩子的疑惑。
除了学会如何藉由特殊教育去培训自己的孩子,
她们也希望能与其他家长
分享这些专业知识与技巧,
引导家长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


天使孩子的降临,是爱不是碍

面对孩子的特别需求,
婻媖眼神闪烁着感动和感恩,
总是笑言孩子才是她的老师,
让她有机会接触特殊教育,
甚至到今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及在学习上的进展,
婻媖仍不断积极进修,
报读各种特教课程,自我增值。

当然更重要的是,
除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她们也有机缘回馈社会,
透过【恒·爱】来帮助
更多有需要的特殊儿家庭。
特殊儿是碍还是爱,
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心态。

【恒·爱】对特殊儿家庭而言,
犹如第二个家,
将孩子带到中心内接受特教培训,
家长们也积极回到中心担任志工。
在获得与付出的过程中,
志工们可以互相借镜,
交流照顾心得,
也让大家有喘息的空间。

【恒·爱】非常着重于家长之间
不拿孩子做比较,
大家都是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
跟着孩子的进度一步步做改善,
而非要求孩子跟着别人的进度和脚步去努力,
这样才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犹如天使的孩子般,
特殊儿的存在带给社会的是另一种教育,
是另一种价值的倡导,
也是另一种责任的推广。

婻媖感恩家有一名自闭症的孩子,
他的出现让家人甚至女佣有更多的学习,
学会接纳、包容,
学会更有耐心的陪伴,
孩子才有正向成长的环境。
不是每个特殊儿家庭的经济
都能允许他们寻求外在资源,
接受专业治疗,然而婻媖强调,
家人的爱与陪伴比金钱来得重要。
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家人的用心是特殊儿最大的精神支柱。

(摘自 Tri 生活誌 vol 1 第65页的部分文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